您會和孩子說話嗎?
語言是進行交流的載體,是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標志之一。如果沒有語言,寶寶如何和外界進行交流?您又如何了解寶寶的需求?寶寶又如何知道您的愿望呢?
2歲左右的寶寶,他能說很多話了,即使他不能很好地用句子來表達,但他基本是能理解您的意思了??捎械臅r候,您會發現寶寶似乎“聽不懂您的話”,這是怎么回事?
※測試題——“拿拖鞋”
先,請您把鞋架上的鞋、衛生間里穿的鞋、臥室里穿的鞋收整齊放在它們原來的位置上。您下班了,覺得很累,坐在客廳沙發上休息、看電視或吃水果。接下來,您想去洗澡,想讓寶寶幫您去衛生間里拿您洗澡時穿的拖鞋,您會怎么對寶寶說呢?
A.寶貝,拖鞋(手指示強調),幫媽媽拿雙拖鞋!
B.寶貝,媽媽想去洗澡,幫媽媽拿雙拖鞋,好嗎?
C.寶貝,去那兒(手指衛生間方向),幫媽媽拿雙拖鞋,好嗎?
D.乖寶貝,您能幫媽媽一個忙嗎?(得到答復后再繼續)媽媽想去洗澡,你幫媽媽去衛生間里拿那雙小狗的塑料拖鞋,好嗎?
在平時生活中,您一般采用類似哪種形式的溝通方式?您的寶寶能理解您的意思,并完成您給他的任務嗎?
※您和寶寶說話的方式正確嗎?
(1)如果您經常用A模式和寶寶說話:
您可能會發現,寶寶有的時候會不理您,對于您下的命令全當“耳旁風”。盡管您可能會重復而耐心地說幾次,但效果不佳。您只好自己動手了。您可能會在合適的時候教育您的寶寶,“媽媽給你買好玩的玩具,給你買好吃的果凍,你幫媽媽拿雙拖鞋都不愿意?!這可不是乖寶寶!”即便是有這樣的“事后總結教育”,效果又如何呢?是不是效果也不明顯。
這是什么原因,是您的寶寶沒有愛心,還是聽不懂您的話呢?
其實,更多的原因不在寶寶,而在您的說話方式上。因為您的語言里缺乏對孩子的尊重和鼓勵,而您的“事后教育”里又有太多的抱怨。孩子是不能理解他有什么“義務”的,他需要的是鼓勵和參與的興趣。
在這里要提醒您,您可能在其他事情上也有同樣的情況,記得要嘗試經常去鼓勵孩子!
(2)如果您經常用B模式和寶寶說話:
您可能會發現,寶寶有時會出現執行的錯誤,他可能會給您拿來一雙其他的鞋,或是拿了臥室里的軟拖鞋。然后您可能才會反復強調“媽媽要洗澡,你想想,應該去衛生間里拿洗澡穿的拖鞋??!”
是孩子聽力有問題聽不懂您的話嗎?
不是,是您下的命令語意不清晰、語言信息太少,孩子一時不能判斷去拿什么、去哪兒拿,所以出現了執行的錯誤。對于3歲以下的寶寶來說,通過直接的口語去快速判斷后面隱藏的信息是非常困難的。
同時也要提醒您,您平時和寶寶說話的方式詞語可能有些貧乏,給寶寶的語句太簡短。這樣下去,您寶寶以后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會受到影響了!建議您要習慣使用長一些的復雜語句和寶寶說話,如果寶寶聽不明白,您可以重復幾次,但不要拆成短句或是詞匯來表達意思。
(3)如果您經常使用C模式和寶寶說話:
雖然寶寶能很好地完成您的任務,但您可能會發現,寶寶平時和您說話的時候,也喜歡用大量的肢體動作來表達他的意思,而不是用語言來表達他的意思。有的時候表達不能完整,或是大人不太理解他的意思,他就會非常著急,甚至語言結巴。
這是什么問題呢?
這種現象是隱藏在許多家庭中的問題,是您把孩子的言語理解能力弱化了,長期用肢體動作、眼神暗示等形式配合語言來表達意思,孩子也就養成了這樣的習慣。隨著孩子的成長,所需要表達的意思會越來越復雜,這時這種類型的孩子就會出現語言表達的障礙。
所以,針對2歲以上的寶寶,當您和他講話的時候,建議您盡可能減少肢體動作。
(4)如果您經常使用D模式和寶寶說話:
您的寶寶不但很樂意接受您的任務,還會完成得比較好。因為在您的命令中,您不但先尊重了孩子的意愿,然后用孩子容易感興趣的話題(小狗),激發了孩子參與的興趣。
同時您可能還會發現,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比較強,甚至會使用比較長的句子來表達他的意思,他經常會使用一些您沒有教過他的詞匯來表達他的意思,盡管有的時候他表達得并不那么貼切,甚至是風馬牛不相及。但沒有關系,您需要做的是耐心地傾聽,等把孩子的意思聽明白以后,用更標準或更貼切的語言幫孩子總結,這樣孩子的語言能力就會得到更大地發展。
※相關理論 在語言發展過程中,句子的理解先于句子的產生。2歲左右的寶寶進入口頭語言發展的敏感期,語言理解能力也發展到了長句理解階段。這個階段,您在和他說話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使用適合的表達方式寶寶各方面語言能力的發展。
1.禁止用娃娃語,比如吃飯飯、喝水水等。
2.不能把完整語句拆散成詞匯方式來表達,比如,“香蕉,蘋果,寶寶,吃這個,那個?”應直接使用規范的、完整的語句,比如“寶寶想吃香蕉還是蘋果?”如果您考慮到孩子太小可能聽不懂長句才這樣做,那您可以多重復幾遍,或使用的句式長度或難度略高于寶寶的理解能力,但不要拆句子。
3.規范語言,不要模仿孩子說話。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有限的,比如他表達開燈的時候,可能會說“亮亮燈燈”,打電話會說成“叮叮話話”。這些不規范的語言形式是孩子語言能力尚未成熟造成的。如果您在表達這些意思的時候也采用同樣的方式,就會起到不良的影響,讓孩子以為他的表達是正確的。
4.減少肢體言語表達形式,盡量使用口頭言語來表達。在孩子難以理解的時候再適當地配合以肢體動作。
5.在和寶寶說話的時候語句要清晰、連貫、易懂,不要使用復雜的詞匯。
※致家長的話 用適合的方式和寶寶對話,寶寶會更理解您的意圖